今天去看了「靠岸」,一部號稱耗資一億二千萬,全部由台灣製作的電影。
在去看之前已經先看了預告片、也看了網路上的評語。
說真的,心裡已經有了要看爛片的準備。我會去看,也是因為有兩張免費的公關票。
但看完之後,卻讓我出乎意料之外。
沒錯,這部片真的很爛。
但,讓我意外的是,
這電影的故事大架構與脈絡還挺不錯的。
還有,電影裡有幾個場景,還有那艘大鯨魚船艦的造型,非常漂亮。
而且,背景音樂也還不錯。
(是「背景音樂」,不包含角色唱歌和樂器表演的段落)
但是,除了以上,
這部電影從角色造型、故事細節、對話腳本、配音人員、動作設計、到動畫表現,
完全是慘不忍睹。
關於故事架構
回到故事架構,我覺得「靠岸」原始的故事很不錯。
而且仔細一想,說不定還大有賣作的機會。
以下把故事大綱依序整理如下:
- 女主角在碼頭等待,等待要與她私奔的男孩,時間快要到了,可是他一直未出現。
- 戰爭爆發,碼頭被轟炸,女主角被一名男子帶上了船。
- 這是一艘很巨大的飛船。但似乎發生些事情,船無法再靠岸。
女主角發現自己失憶了,只記得她那男孩的姓名。 - 女主角陪同一起上船的女孩找尋媽媽,同時找尋記憶中的男孩。
- 一起上船的小販有著流浪與記憶的過去。
- 女主角在作夢、或一些靈光乍現時,會想到一些事情。
漸漸的她想起和那男孩間的愛情,不得以分開、以及決定私奔的事情。 - 女主角記起了自己為了得到男孩,用一條魔法紅線綁住男孩,希望能「偷得」男孩的愛情。但似乎因為這個舉動,引發惡魔與這艘船之間的戰爭。
- 船與惡魔的戰爭爆發,死傷慘重。
船長說這一切的戰爭都是因為女主角心裡的「執念」所引起。 - 女主角加入了戰爭。但當她愈是憤怒,卻發現惡魔愈是強大。
- 最後,她為了船上的眾人決定攜牲自己,放下了執念。惡魔也因此被消滅。
- 船終於靠岸,她回到碼頭,發現那男孩一直在等待,卻已經變成個老人。
- 她也才發現自己早在碼頭等待時,因為爆炸而死亡。
而這趟船上的旅程,為的只是讓這個靈魂化解心裡對這份愛情的貪執。
我覺得這個題材不老套。
而這樣的故事可以很有「市場性」,裡有很多地方好好發揮,一定可以非常吸引人。
可是實際上,這部電影卻把這原始故事的後續延伸處理得很糟。
例如,劇本裡可以細緻描寫兩人的愛情,以及她對那份愛情的貪念,一些小巧的互動橋段與引線,可以讓這段愛情更感人,也更有說服力。
而現實電影上,我只看到他們被眾人排擠,而愛情的部份只剩無腦的打情罵俏,與莫明其妙的誓言與約定。
而對白,也是個大問題。
電影中的確是需要一些笑點作為調整,
但是…這電影中卻只會腦殘式的搞笑…只能說,這電影拍得很像「阿貴」那種搞笑的網路動畫。
而這樣架空故事,都會有許多的特殊人物、物品,像惡魔、船長、軍隊,以及那艘鯨魚飛船,加強這些的美術設計,更可以延伸成吸引人的周邊商品。
但是,人物的設計上有多糟,光看女主角與船長,就可見一般…(圖說:這是女主角 -冷光飄浮)
唯一好的部份,就是那艘鯨魚船,真的很漂亮…
(難不成那一億多有一半是拿來畫那艘船嗎?)
另外,故事內容援引佛經與其想法,其中的哲學深度與神秘感,都是容易吸引人的地方。
但現實是,裡頭還真的引用了佛經,但也太多、太長了,…連那惡魔在打鬥時,還像唸咒語一樣唸了好長一段…也沒有必要吧?經典的話,只要一句就夠,像「無間道」裡那排開場文字,就夠精采了!
再來,在動畫電影裡,角色動作與場景設計也會是個重點,這個部份其實也是技術能力,只要動作流暢、合理,即使誇張一點,也還會覺得精采好看。
也看得出來影片裡,有想要模仿宮崎駿的作品,像風之谷、天空之城的影子。
(圖說:有些動作讓我想到 風之谷的 娜伍斯嘉,但很明顯的和十幾年前的卡通有「落差」…)
但是、但是…唉…我說不出來這部份有多慘。
我不懂的是,在現在台灣動畫技術之下,
這部片子的動作場面,動作生硬,也沒有說服力。
台灣在製作Flash動畫方面,(甚至是flash動畫長片)
也已經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鏡,技術與經驗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況且,製作公司「春水堂」,在Flash動畫的製作上,還是相當有經驗的…
想到這點,就更讓人失望。
起心動念的想法很好,執行很糟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部片在開始規畫、提案時,有這樣一個好的故事架構,
一定是讓人覺得信心滿滿,也讓投資的人願意花錢來讓計畫實現。
但,基於這個結果,它的問題和之前台灣動畫的問題是不太一樣的。
台灣製作動畫代工長期下來,我們培養許多「動畫製作」的人才。
多年下來,設計學院的學生也不斷養成,我們可以說在製作動畫的「技術」能力並不輸人。
可是因為只有代工,我們總缺乏構思一個好動畫故事的人。
這麼多年來,讓人驚艷的台灣動畫電影,幾乎只能讓人舉出「魔法阿嬤」。
但是,從許許多多的廣告、學生的短片,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台灣的「技術」能力不缺。
但「靠岸」不一樣,我覺得它一開始的故事構思,是很不錯的。
如果單就這部份,拿幾部國外的動畫電影來相比,譬如Ice Age、怪獸大戰外星人,
我覺得「靠岸」是很有深度、有發展性,也很可以引發話題的。
在這樣好的「開始」之下,花費四年的琢磨,卻只能產出這樣的結果。
我感受到的是,整部電影從故事發想之後的後續執行很糟。
沒有寫出好的腳本與對話,沒有設計出適合的角色造型,
繪製的動作沒有說服力,配音員的聲音與角色設定不合…
而導演都沒有處理這些問題,讓作品在眾多的妥協下產出,上映…
這就是我看了兩個小時的電影看到的。
(圖說:很平板的畫面…這是花費四年的動畫電影?)
如何說這是台灣動畫的里程碑?
出資者的一億二千萬有沒有白花?
我是個愛看電影、愛看動畫的人。
也非常願意支持國片,支持國產動畫。
也請拿出值得我們投資(買票進戲院) 的成果,好嗎?
ps. 所有圖片均引自「靠岸」Facebook粉絲專頁 及 官方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