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隨便講講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去看了「靠岸」,一部號稱耗資一億二千萬,全部由台灣製作的電影。


在去看之前已經先看了預告片、也看了網路上的評語。
說真的,心裡已經有了要看爛片的準備。我會去看,也是因為有兩張免費的公關票。

但看完之後,卻讓我出乎意料之外。

沒錯,這部片真的很爛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布妹妹愛讀書

馬上又到了4月底了,
你知道嗎? 4月23日,是一個和書本習習相關的節日喔!

這一天是「世界閱讀日」,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6年定的,而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城市,也會把這一天當作是一個閱讀的慶典,舉辦許多和書本、閱讀有關的活動呢!

為什麼這一天會被叫作「世界閱讀日」呢?


因為,有許多很重要的作家都在這一天誕生,或在這一天過世。譬如說許多人都知道的「羅蜜歐與茱莉葉」的作者:莎士比亞。因此,這一個日子對於許多愛讀書的人來說,也就變得特別重要。

此外,在歐洲的許多地方,也把這一天稱作「聖喬治日」,紀念一個英勇的騎士喬治。
相傳在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喬治為了從惡龍的口中拯救美麗的公主脫險,奮不顧身與惡龍搏鬥,最後手刃惡龍,這位屠龍的英雄為了表達對公主的愛慕之情,特別摘了一朵嬌豔的玫瑰花獻給她,公主為了回應騎士的愛,也回贈他一本象徵知識與力量的書。所以在世界閱讀日這天,女人給丈夫或男朋友贈書一本,男人則回贈一朵玫瑰花,就成為一項約定成俗的傳統活動。

因此,聯合國特別選定這天作為閱讀日,希望能鼓勵大家,尤其是年輕人,發現閱讀的樂趣,並為所有努力創作的人表示敬意。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讓台灣319 找到國際座標│募書邀請│ 今天收到天下文化這個【 讓台灣319 找到國際座標 】募書邀請
上去活動網站看了之後,真的是愈看愈不高興。
媒體要進行社會教育的責任,
而這在件事情上,他們做了什麼?

讓我想到之前商業周刊「水蜜桃阿嬤」的案例,(diedy寫的心得)
今天看到的這個,又更加的空洞了…
商周至少還拍了一部賺人熱淚的記錄片,募集生命教育教材。
這次這個,就只是募款,然後把『我所看見的未來』送到各地。
雖然「天下文化」出版的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好書。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感謝 Emars 和 Chapters推薦,星期六趁著一點空,
就過去拜訪了「小小書房」。
這裡真的很棒。

首先,第一印象就是這裡真的「有夠友善!」
一入門,先是幾個人閒散的在看書,就像家裡書房般自在。
我立刻被入口處的幾本新書吸引了,站在那兒翻看著。
一個男生發現了我,起身告訴我有位子都可以坐,還問我要不要喝水。
呵!這樣的書店服務還真是第一次發現。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本期商周的主題是「水蜜桃阿嬤」,真的是一部很感人的記錄片。
而商周也提出了許多生命教育的質疑:支援系統演出 六大荒謬
商周這次一篇文字是這樣的:
…在官方,教育部雖有生命教育學習網(http://life.edu.tw/homepage/091/new_page_2.php),亦有少數針對生 命教育的教材資源,但使用者稀,台灣中小學共三千八百多所,截至五月底,教材連結的最高點閱數卻僅一千多筆,且相關資源多為平面的檔案,缺乏多媒體等更多 元、豐富的內容及呈現方式,這正反映對生命教育的匱乏與不足…」(原始網址)
因此,他們也為此進行了一個募款的行動:募集生命教育教材

說實話,我不太懂什麼是「生命教育」,
我也認為,他們募集「生命教育」的教材,立意是很好的。
可是我相信,教育不是只有「教材」的。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由MyHeritage網站,可以幫我們比對自己的照片,看看和哪位名人最「相似」。
感覺上挺好玩的,於是試了一下,結果如下:

出現了一堆外國「名人」,順手用搜尋一下。
呃~~~ 能夠和脫口秀名人相似也算是餘有榮焉啦…
但是,為什麼大多是老頭呢…悲慘啊

還好,還有帥哥 Raoul 和 木村,代表就算我將來年紀大了點,也還是有帥哥因子吧?
  1. David Letterman:美國脫口秀名嘴,相似度 58%![照片]
  2. Vytautas Landsbergis:維陶塔斯·蘭茨貝吉斯,第一任立陶宛總統,相似度 58%![照片]
  3. Dudley Moore:60年代的演員,相似度 57%。[照片]
  4. Cuba Gooding Jr.:小古巴古汀,大家都還認識他吧…Yo~ Show me the Money~~[照片]
  5. Raoul Bova:據說是義大利性感男星…
  6. Sydney Pollack:成功的導演、演員,兩次奧斯卡獎。
  7. 木村拓哉:這個不用介紹了吧?:p
  8. Timothy Dalton:演過007的演員。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練習曲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有一度的時間,和電影「練習曲」很熟。
相同的電影,也看了許多次。是的,我就是那種,喜歡的電影可以一看再看的人。
以下,只是很散亂的記錄自己的感覺。
====================================================================


為什麼會喜歡這部電影呢?很單純的,是感受到導演那種帶著深厚感情看台灣的感覺。
也許從專業影評的角度,會覺得這電影故事結構很散,對白有綴句,
故事支線太多,或是,配角演員很用力的演。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會去注意各地印章與標章,
今天和號稱「微笑小飛俠」的朋友去自家附近的7-11買飲料,
就在店門口看到這個相信許多人都很熟悉的東西:


看來這家位於南勢角的7-11是相當熱門的蓋章點喔…
從興南路轉入華新街的第一家店,這裡也是別具特色的緬甸街。

印章本身機乎被印泥「填」滿了,
而周圍更可以看到大家努力「蓋」章的痕跡。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久,沒有聽到那些令人心動的民歌了。

你還記得,聽到「再唱一段 思想起~~」那時的感動…
羅大佑特殊嗓音說著令人回味再三的「光陰的故事」…
齊豫飄長的頭髮以及那首留在記憶裡的「橄欖樹」…
蔡琴的「讀你」與「偶遇」、王夢麟清新的「雨中即景」和「廟會」…
還有,蔡藍欽,帶著捥惜聆聽,同時,也帶走憂傷。
是囉…
記憶是個忘憂谷。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張照片拍攝於台北孔廟。原來只是去看看古蹟的,可是看到這口鐘上的文字,心中突然泛起異樣的感覺…

為什麼呢?這文字對我,竟有著特殊的吸引力…
即使回來之後,再次閱讀照片的文字,也還是浮現相同的感覺。

於是,今晚幹了一件無聊事,
我利用Google搜尋「振奮全國民心」,
終於把謎解開了…

經由搜尋結果,我們可以明顯發現,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到了選舉的季節。令人厭煩的事情。
討厭的是,每次到了這個時候,
沸沸湯湯的吵鬧,不會只停留在政治、電視、媒體上。
想想,有必要嗎?
我試著用我所理解的「理性」,來思考。

首先,最討厭的,是整天四處走動的宣傳車。
從以前一直在質疑,利用車輛宣傳,倒底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因為聽來聽去,車上的廣播都所放送的,都是極為簡短的聲明、口號,
然後再配上勵志、振奮的宣傳歌曲,還會破音。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上班,都會看到這張海報,它就在樓梯間的牆壁上。
很明顯的,它的主題是在推廣「資源回收」。
但是,實在很奇怪的, 它竟然用了劉德華的照片來作為海報圖片的主題。

大家心目中的偶象,有點憂鬱的望著斜前方。
每回看到它,都會讓我心裡犯嘀咕,
真不曉得這張照片是在暗示些什麼。

仔細一看海報的左下方,
有另一張CD的封面,而裡頭的圖片就和海報的主體是同一張。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隨便亂講之前,先更新兩篇最近看到的相關文章,
都是來自七月份的「科學人雜誌」:
第一篇是由當初提出狂牛症病因的醫生撰寫,說明狂牛症目前醫學的研究與發展,也提出目前檢測上的問題與可能性。
第二篇則是說明目前防堵狂牛症的方式。
  1. 狂牛哪裡逃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702&CL=18
  2. 滴水不漏防狂牛?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703&CL=18


昨天,爸媽去Cosco,
為我們兩個愛吃牛肉的小孩買了一盤的牛小排,上頭還有標記「USA」的那種。
想來,是在停止進口之後,因為促銷才能買到的最後幾批了。
雖然,有狂牛症的陰影在,這晚,大家還是用力的把它們都吃掉了。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很想吃牛排。可是老媽說,不可以,因為美國牛排有「狂牛症」,所以不可以吃。
為了這一口滿足,於是利用網路小小作了研究。因為我想吃牛排,所以,有些事情一定得瞭解的。
查遍了各各網站,看了新舊不一的網頁資料,我大概整理出以下的資訊:
  1. 狂牛症發生在牛身上;在人身上類似的疾病是「庫賈氏症」,其成因可能都是一種可致病的普利子蛋白(prion)。(正常人都有普利子蛋白,但不不具致病性)
  2. 此類病症曾被發現在羊(羊搔癢症)、牛(狂牛症)、貂(傳染性貂腦症)。
  3. 庫賈氏病的感染力並不是很強。患者的大腦、脊髓與內臟上具有傳染力,但肌肉上則較無傳染力。潛伏期很長,甚至可達二十至三十年。
  4. 而在1996年英國因為發現「新類型庫賈氏病」,指出此病之發生可能與狂牛症有關,引發各國對歐洲進口牛肉安全性的疑慮。
  5. 目前無法實驗証實狂牛症病原體是否可以成功感染人類。(誰要給你作實驗受試者,對不?)
  6. 但庫賈氏病被証實是可以由人傳染給人,也可以由人傳染給動物。因此,推斷狂牛症由牛傳染給人應該是大有可能的。
  7. 此種感染性蛋白同其他病毒一樣,具可濾性(filterable)及傳染性,但它無法誘發宿主的免疫反應,並對福馬林、紫外線照射及加熱等化學或物理方法處理皆具抵抗力。
  8.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自從90年代在英國首度發現人類狂牛症以來,人類感染狂牛症的病例在英國共發現155宗,法國有11宗,在美國、加拿大、日本、荷蘭、愛爾蘭及意大利各發現1宗。
  9. 歐洲許多地區都曾有牛隻被發現感染狂牛症。《華爾街日報》的統計顯示,奧地利有2宗、比利時129宗、捷克17宗、丹麥14宗、芬蘭1宗、德國369宗、希臘1宗、以色列1宗、列支敦斯登2宗、盧森堡2宗、阿曼2宗、波蘭22宗。這些國家至今並未發現人類被感染的病例。
  10. 至今沒有可信的事實證明狂牛症或其他動物的海綿樣腦症會直接傳播給人類。
以上的內容均是取自網頁的文字,而且儘量取材自科學性、醫學性的說明文章,
並且儘量過濾新聞性質的誇大內容。
原來其實很想找期刊內容的,但因為手邊資源不多,英文也不好所以作罷。
如果要更新更好的資料,還請大家多多提供,提供正確詳實的資料,作為大家考量的參考。

看了些資料,就目前而言,這次的事件讓我覺得可能我是一次被誇大的恐慌,因為似乎在檢役中發現感染的數量極少,而且傳染的途徑並非經常食用的肉上。當然,在這麼長的「潛伏期」下,這許多的原因與可能還是未明的。
從科學的觀點來說,似乎目前只能得到這樣子的結論,可能性的爭議。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一本「戰爭遊戲」,原文名「Ander's Game」。
由於一直沒有買書,所以,我一開始是在書店等人的時候看的。
買了書之後,我恰巧又從網路上找到了這本小說的簡體翻譯版,所以一邊會看書,一邊又會在電腦上看。
有電子版的小說,對於我這種人來說,就有許多好處,不但分享給朋友方便,而且像這這種喜歡一看再看的人來說,從書架上找書,遠不如從硬碟中找出檔案來的簡單。
當然,同時閱讀兩種不同翻譯的內容,也會遇到不同譯名、與名字的問題。但是,還好,因為內容的精采,所帶來的樂趣並沒有因而減少。

因為這次的閱讀經驗,讓我開始對於在電腦上閱讀書藉的方法,有了不同的觀感。
之前,我會因為電腦的字體太小,或是無法隨手翻閱,而會選擇購買真實的書藉。
畢竟,拿著真實厚重、觸摸著光滑紙張的感覺,還是不同。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晚上轉開電視,看了一集「CSI犯罪現場:邁阿密」,
之前就已經有人向我介紹,今天偶遇一下,還真的蠻好看的,不但劇情緊驟,而且還很「帥氣」。

以今天偵辦一個狙擊手殺人的案子來說,可以看出它有幾個主賣點:
1. 破案科技:
這位狙擊手一口氣殺了三個人,為了找尋殺手的位置,他們搬出就像李昌鈺處理三一九槍案現場的雷射道具,但是更加精簡;
還有那個只要直接對準目標,就會顯示距離的望遠鏡;
還有城市的3D立體圖,就像遊戲軟體一樣,可以輕鬆旋轉、切換視角;
最利害的是,不管是哪裡的攝影機,都好像是可以無限放大一樣,可以從墨鏡的反光看別身旁人物衣著上的標誌(實在太神了,真的辦的到嗎?)…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打從周日下午開始,因為夏禕要從日本返台, 到今天,我們的各家新聞台在每個小時的循環中, 幾乎有一半(關鍵時刻時更會超過)的時間是在報導這相關的事情。真的是夠了!

原本開電視,只是為了要知道大雨淹水的情況,路況通了沒, 只是要知道那些土石流的災情,失蹤的人找到了沒,只是要知道一些「國內外大事」…
守了一個小時的鐘點,卻只能在小小的「跑馬燈」上得知簡單的消息。

對我而言,這些誰和誰的關係、誰又罵了什麼、誰摔倒了…
簡單說,那關我屁事?都只是垃圾。
這算是「大事」嗎?這可以做為頭條?記者又問了爛什麼問題?
因為擋鏡頭而破口大罵?那三件證物和當事人,與我們有關嗎?
不斷的追循下去,想要證明什麼?重要嗎?這樣代表我們很關心當事人嗎?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看一套老老的日本漫畫,松本零士的「銀河鐵道999」,一套是可能會在台灣六年級這一群人的童年時代記憶中停留漫畫,算一算大概也有20年的歷史。重新閱讀,也是因為這樣懷舊的心態。

有趣的,發現裡頭卻充斥著滿滿的「價值教育」、「道德教育」的勸說(或許有些人認為是「灌輸」)。舉例來說,當鐵男與梅爾德來到「徒勞無功站」,鐵男在看到那一群辛勤地開墾石頭田,雖然始終無法發芽結果,卻不停的工作的人,有這麼一段註腳鐵男覺得即使這些人徒勞無功,其心中仍然是滿足而充實的。比起那些一事無成而光會嘲笑他人白費力氣的傻瓜,他們真是太偉大了。」最精采的是,最後還加上這一段「梅爾德聽了這番話之後,露出會心的微笑…」

如同這般的內容,還有關於男人的角色、關於友情的重要、關於鐵男的悲天泯人…不勝枚舉。這些漫畫的內容,就像是一篇篇小小的寓言,不斷的累積出「價值觀」與「德道」的篇章。

松本零士是不是特別具有使命感的漫畫家呢?
不太清楚這套漫畫繪製時的氛圍,是否就是需要漫畫來扮演這樣的角色。記得卡通版的「海王子」也是如此。
但是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認知到,這些教化的內容,其實是多麼的具有「日本文化」的代表性。強調男性的自尊與責任,重視為了夢想努力打拚工作的精神。

di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